博客來精選推薦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
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
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 評價
網友滿意度:
忙裡偷閒~
選一本好書
配上一杯咖啡
播放著喜歡的音樂
享受悠閒之於
順便提升一下自己的內涵
讓自己比別人多點不一樣~~
跟大家推薦一下我最近的私房好書 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
書面排版舒服~且作者的文字很有內涵
吸收完它傳達的知識
不禁讓我覺得自己提升了一個LEVEL
希望我喜歡的類型 你們也剛好喜歡~
一起來努力提升自己吧!! 博客來e-coupon傳送門
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
本週熱銷商品:
商品訊息功能:
商品訊息描述:
內容簡介: 心與腦的對話
我們可以在這一生提高意識的力量,讓人喚醒前世記憶,而這樣的記憶常是得自夢中的禪定經驗。一旦有人在夢中獲得前世記憶,他可以在意識清醒下逐步將之回憶。——達賴喇嘛意識的歧路是達賴喇嘛與一群知名神經系統學家和精神病學家一系列會談的成果,他們的聚會為佛教與西方科學帶來了成果豐碩的對話:心靈真的僅僅是大腦生理過程的附屬現象嗎?
會不會有些意識的形式,是細緻幽微到科學迄今仍無法掌握?
意識是怎樣開始的?
我們是怎樣認識我們所認識到的事情的?
目前我們對腦作用的認識到底有多少?對於這些棘手的問題,一直強調應該對意識運用觀察方法的佛教,提供了有見地的洞察。而達賴喇嘛追求知識的開放心靈與他銳利、清晰的方法,也在在為西方的科學家帶來啟發與挑戰。二十世紀初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William James)說:「那些我們密切注意的現象對我們而言變得真實,而我們忽視的那些則退減為想像的虛幻顯相,最後等於什麼都沒有。」科學革命之後的最初三百年,西方沒有「心的科學」,忽視了意識的本質、來源與因果關係;而長久以來,佛教禪修者忽略了腦對心的影響,幾乎不重視「腦」,西方科學與東方佛學、心與腦都還有許多對話的空間。編者簡介薩拉˙豪斯曼(Zara Houshmand)「心性與生命機構」成員。
羅伯˙李文斯頓(Robert B.Livingston)聖地牙哥加州大學的神經科學榮譽退休教授。第二屆「心性與生命會議」科學界召集人,曾參與第一屆「心性與生命會議」。
亞倫˙華勒斯(B.Alan Wallace)史丹福大學宗教研究所博士,曾出家當過喇嘛,研究藏傳佛教20餘年。
商品訊息簡述:
作者: Zara Houshmand,Robert B.Livingston,B.Alan Wallace/編
新功能介紹- 譯者: 鄭振煌
- 出版社:立緒
新功能介紹 - 出版日期:2002/07/23
- 語言:繁體中文
意識的歧路:佛法VS.科學;心VS.腦